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欧洲杯押注app >>欧洲杯押注app >> 正文

欧洲杯押注app

欧洲杯押注app

【欧洲杯押注app】刘士怡:泌尿外科领域创造的第一

信息来源:《大医之魂(第二部)——欧洲杯押注app50年代知名学科带头人》 发布时间:2021-12-27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牢牢把握党代会报告确定的战略任务、核心要点,领会精神实质,医院进一步丰富、挖掘医院发展脉络史料和优秀院史人物故事,做好省医优秀文化、先进人物事迹宣传、传承,推出“百廿省医 辉煌历程”专题。

微信图片_20211227092433.jpg

  刘士怡生于1917年10月,1998年8月去世。中国共产党党员。194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曾任欧洲杯押注app外科医师住院总医师,泌尿外科专业主治医师兼山东医学院副教授,山东省计划生育科研指导所副所长。1980年后,任外科主任医师,山东医学院教授、外科顾问,山东医科大学外科教授,为我省第一批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计划生育学会副主任委员,《欧洲杯押注app》、《欧洲杯押注app》、《欧洲杯押注app》、《欧洲杯押注app》等国家级学术期刊编委,山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曾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第一、二届委员,山东省泌尿外科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山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

  首次在国内成功地施行了间接的淋巴管造影术,首次在省内成功实施了膀胱全切除手术,在省内创建了最早的简易血库,全山东省泌尿专业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导师……作为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我省泌尿外科事业的奠基人,刘士怡在泌尿外科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

传奇的前半生

  刘士怡青年时代,在北京师大附中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投入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一二·十六”抗日救亡学生运动。按照刘士怡的理想,他最初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但在抗日救国思想的感召下,刘士怡转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士怡回到济南,来到了省立医院,开始在外科工作。1948年济南解放时,他积极钻研战伤救治技术,曾参加济南被敌机炸伤伤员的抢救工作。

  1948年底,刘士怡和张冠增报名参军,支援淮海战役。有一次,在给一个疑患破伤风者截肢时,助手王梦非在手术中不小心伤及刘士怡的右手食指,当时伤口深三厘米,长三四厘米,刘士怡随即用纱布包扎,仍然坚持做完了手术。

  1950年上半年,吴英铠应宫乃泉部长之邀,来到省立医院作天津总医院“外科常规”介绍,先后三次做了手术示范,刘士怡当时任助手。临走时,吴英铠建议分科治疗,这样,计苏华在国外学的胸科专业,分管胸外;张冠增分管普外;王志先分管骨外;刘士怡则负责泌尿外科。

  1951年,山东成立抗美援朝医疗队,刘士怡任队长。他率领抗美援朝医疗小队参加山东军区第三军医院的救治工作,收治了一大批志愿军晚期战伤伤员,圆满地完成了医疗任务。其中有十几名四肢战伤引起的烧灼样神经痛病人。这些病人在手术前,肢体只能用长期持续冷湿敷来缓解剧烈的烧灼样疼痛,经过刘士怡施行胸或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治疗后,伤痛很快得到解除,深得伤员们的赞扬,并受到山东军区的书面表彰。

  从1962年起,刘士怡担任济南军区总医院外科顾问。在1963年山东临朐县及1964年平邑县两次大面积烧伤伤员抢救中,他负责现场指挥,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效果良好。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刘士怡一直担任山东省战备医疗队队长。在唐山大地震及工矿外伤所致挤压综合症和妇产科继发急性肾功衰竭病例的抢救工作中,他在国内较早地应用新型人工肾进行血液透析,并配合中医药治疗,经他治疗的病例多、疗效高,没有肢体残废。他与泌尿外科的同志及时总结经验,发表了“急性肾功衰竭28例报告”,刊登在1981年《欧洲杯押注app》上,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与好评。

山东省泌尿外科事业奠基人

  作为山东省泌尿外科事业奠基人,刘士怡在泌尿外科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

  1952年在省内首次实施膀胱全切除手术成功。

  1953年,刘士怡带领陈宏亮,在省里创建了最早的简易血库,大大方便了手术。

  1956年,刘士怡在省内首先施行肾盂冲洗术治疗乳糜尿。

  七十年代,刘士怡在省内首次进行了自体肾移植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后病人肾脏功能良好,血压下降;后一例,肾成活一年。这些成果都在武汉全国外科学会及全省外科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刘士怡自从1950年主持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专业技术工作,他专心致力于扩展和提高山东省泌尿外科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发表的“耻骨后膀胱外前列腺摘取术”(《欧洲杯押注app》,1955年)、“半肾切除术”(《欧洲杯押注app》,1961年)、“肾上腺自体组织移植术”(《欧洲杯押注app》,1984年)、“肾十二指肠瘘”(《欧洲杯押注app》,1964年)、“家族性嗜铬细胞瘤”(《欧洲杯押注app》,1983年)、“小肠切除术及小肠功能不良与泌尿系草酸钙结石”(《欧洲杯押注app》,1985年)等论文,率先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阐明了独到的见解。“膀胱结石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欧洲杯押注app》,1959年),则是以具体资料阐明了两者的因果关系。自体肾移植手术以及他领导的棉酚临床协作组,由于成绩显著,获山东省卫生厅颁发的科技成果奖状。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他率先在省内成功地开展,获得了山东省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解放初期,班氏丝虫病在山东南部的广大地区流行猖獗,当地居民罹患晚期丝虫并发症者较多,病人下肢呈增粗的“象皮肿”,行动困难,影响劳动。刘士怡参加了研究协作组,研究丝虫在淋巴系统内寄生状态及其一系列病理生理基础。

  他首次在国内成功地施行了间接的淋巴管造影术,创新性地改进了国外应用的淋巴管显示剂无机染料靛蓝,采用了对人体无害的有机染料靛胭脂,精心研制成加压注射器,微穿刺针,大剂量灌注与各式摄片法等技术,在临床上形成一套淋巴管造影术常规操作程序。

  刘士怡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论文或著作,其中有:“人体淋巴造影术”(《欧洲杯押注app》,1962年)、“精索内淋巴管造影术”(《欧洲杯押注app》,1964年)、“班氏丝虫病下肢象皮肿淋巴管造影32例观察”(《欧洲杯押注app》,1966年)等。同时,他用淋巴管造影术诊断并鉴别了各种病因的淋巴性水肿,如营养性、发育不全性、胶原性疾病的造影特征等。“人体淋巴管造影术”,获山东省卫生厅颁发的科技成果奖状。他在治疗技术上,对象皮肿采用彻底地切除病变组织后,施行原皮全厚移植术;对乳糜尿施行“硝酸银液冲洗肾盂”及“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并发表了“游离皮片固定切皮法”(《欧洲杯押注app》,1960年)、“30例下肢象皮肿手术治疗”(《欧洲杯押注app》,1959年)、“一例双下肢巨大象皮肿手术治疗成功,(《欧洲杯押注app医学资料》,1973年)、“肾蒂淋巴管结扎术远期疗效观察”(《欧洲杯押注app》,1963年)等论文。

  乳糜尿一向为疑难症,诊治方法繁多,莫衷一是。刘士怡经过努力,积累了长期的造影及诊治经验,探索其发病机制,发表了“澄清丝虫性乳糜尿的发病学说”(《欧洲杯押注app》,1980年),以充足的事实否定了国内外占主导地位的胸导管阻塞学说,提出了淋巴液流体动力学病变的发病学说,并以新的学说原理,论证现行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与发病机理的关系。论文引起专家的极大兴趣,经广泛验证,予以肯定,荣获山东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刘士怡曾两次去丝虫病流行的滕州市农村,现场进行手术治疗淋巴阴囊、阴囊象皮肿及鞘膜积液等数百例,最后都全部治愈。由于他和同行们对晚期丝虫并发症协作研究的贡献,山东省荣获1984年中央卫生部颁发的“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卫生科技一等奖,他个人也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

  刘士怡自1963年带领计划生育手术队,赴山东肥城县汶阳公社进行包括输精管结扎在内的数百例计划生育手术,推动全省开展了大规模节育活动。此后,他一直主持省内男性节育工作,负责男性节育并发症、事故的会诊、治疗、处理等。结合治疗,他撰写了《欧洲杯押注app》、《欧洲杯押注app》等论文,获得1988年山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0年,年逾古稀的刘士怡和科内有关医师共同带领研究生开始探索遗传性疾病——多囊肾的诊治,对沿用近百年的“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进行改良,研究创用“肾囊肿内引流术”治疗多囊肾23例,随访6年效果极佳。前期工作成果“肾囊肿性疾病若干临床问题的研究”荣获1993年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省内和国内学术会议报告时,引起专家们的极大兴趣。

  刘士怡参加编写的医学著作有:《欧洲杯押注app》泌尿外科章、《欧洲杯押注app》泌尿外科及手术章、《欧洲杯押注app》泌尿外科章、《欧洲杯押注app》丝虫病章、《欧洲杯押注app》抗精子发生药及睾丸移植章、《欧洲杯押注app》淋巴循环动力学与病理生理章、乳糜外溢章、淋巴水肿与象皮肿章,发表医学论文50多篇。1978年、1982年、1986年和1989年,刘士怡先后主持召开了山东省第一、二、三、四次泌尿外科学术会议,把山东泌尿外科学术的水平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成立山东省泌尿外科学会及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时,他当选为主任委员。

育人是第一位的

  刘士怡一惯主张在教学、育人两者中育人是第一位的。他在山东医学院和山东医科大学任教期间,尽心尽力,培育了大批医学及泌尿外科专业人才,这些人大都成为各地的医疗技术骨干。

  1986年,刘士怡成为山东省泌尿专业第一位博士生导师,而当时,全国泌尿专业一共只有11个博士生导师。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吕家驹是刘士怡的第一个博士生。

  “当时报考也不知道血流净化是个什么专业,觉得挺好奇的,就报了。”当吕家驹第一次从报考志愿上见到刘士怡的名字时,还以为这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结果一见面,竟然是个70多岁的老人,虽然个子不高,但很有教授气派。”

  刘士怡一直爱好文学,参加面试时,他会先让考生写几个字看看。刚入学时,吕家驹从导师那里领到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是,读鲁迅的小说、练毛笔字、读外文医学专业书。一开始,吕家驹搞不明白,学医学为什么要读鲁迅,导师说,这是因为搞科研需要有一个删繁就简、标新立异的意识,另外,还可以学习鲁迅的逻辑思维。

  给吕家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导师的查房。“那时候他年事已高,已经很少做手术了,但要经常查房。那个年代的查房跟现在可不一样,查房时,所有人都在,需要把一周的手术安排,疑难杂症的讨论都要完成。”如果谁缺少了一张化验单子,都会被导师骂做“江湖医生”。

  刘士怡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治学严谨。曾经有一例病人,几个专家讨论了半天,刘士怡当即指出,这是一例恶性内胚层混合瘤。“这样的病人,我只见过一例,这是第二例。”刘士怡说道。等手术一做完,果真从病人体内拿出个大肿瘤。吕家驹至今仍然佩服导师的水平。

  刘士怡曾经质疑过前苏联专家的研究成果,这在那个提倡处处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年代,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最终,刘士怡写出了论文《欧洲杯押注app》,刊登在《欧洲杯押注app》第二期上,而且是放在第一篇的位置,用黑体标出,这在《欧洲杯押注app》是仅有的一次。这篇论文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一直到10年以后,上海的专家才用先进的技术,证明了刘士怡的正确性。

  “他表面看上去很严厉,但有时却很幽默。”当时吕家驹经常要跟刘士怡去临沂、潍坊一带外出开会、会诊,走到一个地方,刘士怡都会讲出当地的历史典故和风土人情。

  刘士怡一生培养了15个硕士研究生,6个博士生。现在,他们有的已经成了全国泌尿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