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欧洲杯押注app >>欧洲杯押注app >> 正文

欧洲杯押注app

欧洲杯押注app

【欧洲杯押注app】坚守岗位近40年,即将退休的护士们……

信息来源:海报新闻 发布时间:2024-05-14 浏览次数:
字号:
+-14

  5月12日,第113个国际护士节。对于欧洲杯押注app欧洲杯押注app)护士刘华琳、赵健、左玲和郭静来说,这将是她们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最后一个护士节。

  从风华正茂到鬓角微霜,从护士姑娘到即将退休的护理老师,她们见证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带出了技术过硬的团队,亲历了医学的发展。

  医学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输液打针、巡查交班、执行医嘱……

  准备上手术台、整理器械、清点纱布缝针……

34.png

年轻时候的郭静

35.png

郭静

  近40年来,这些操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他们是各自领域变化和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麻醉手术科护士郭静在手术室工作37年,经历了三次手术室搬家。“1987年我参加工作的时候,那个手术室只有10个手术间,每个手术间每天只做2台手术,护理人员不到20名。那时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比现在要复杂得多,除了正常的手术配合外,护士们要自己撕纱布、叠敷料,手术器械要自己清洗、烘干、消毒、打包等等。”郭静说。

  2023年,省立医院手术室一部搬入新的病房综合楼,郭静有幸在退休前在新的手术室工作。相对于之前,新的手术室更加先进、智能,护理工作的流程也更加规范、安全、人性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没有想到我们每天在做的物料分配、器械领取,甚至做手术都可以由机器人来操作,完全没有想到医学发展会如此之快。”郭静说。

36.png

年轻时候的左玲

37.png

左玲

  左玲先后在骨科、儿科工作,目前在疼痛科手术室工作。“之前腰椎盘突出都是大手术,手术后休息一个月。现在我们疼痛微创都是针眼里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左玲说。

  左玲坦言,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年龄大的护理人员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在知识上我们没有年轻护士掌握得全面,但是我们沉得下心、学得扎实,再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能暂时不会,但是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学会,跟得上节奏。尤其是省立医院这个平台,推着我们必须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学习最先进的技术。”

  做过护士 理解护士

  “不要紧张,你的回答已经很全面了。”4月28日,护理部督导组赵健来到麻醉手术科进行例行的护理检查,一位年轻护士在回答问题时有点紧张,赵健鼓励道。

38.png

年轻时候的赵健

  赵健1984年来到省立医院,先后在普外科、影像科工作,担任门急诊科护士长11年,现在在护理部督导组工作,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作为护理部的传统,督导组每个季度都要到每个科室进行督导检查,赵健笑谈自己就是大家传统印象中可怕的“护士老太太”。

39.png

赵健

  “如今随着护理理念的变化,护理管理也更加人性化。作为曾经的护士,我们更加了解和理解一线的护士们。我们是‘老太太’,但是不可怕,即使他们有答不上来的时候,我们不是责备,而是告诉他们方法,教给他们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赵健说。

  赵健表示,我们可能是护理专家,但是对每个专业的护理工作并没有一线护士掌握得细致和先进。对于最前沿的专业护理,一线护士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是在检查,更是在学习。

  回忆过往的岁月,赵健说,我们年轻时候的工作强度要大,连续三天小夜班后,再连续三天大夜班,休息时间几乎是随机的。现在的工作时间更人性化,一个小夜班+一个大夜班,充分考虑护士们的休息时间。但是现在来自知识更新、医患关系、甚至家庭和工作大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更大,一线护士的工作很辛苦。“有压力才有动力,在护士的培训中,我总是鼓励他们,选择护士将是我们最自豪的选择,你们处在最好的时代,要珍惜省立医院这个大平台,这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将精神传承下去

  4月28日,在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近10个手术间内紧张而忙碌。不同于其他手术,消化内镜的手术台上,只有一名护士配合医生。既要快速而准确地配合医生传递各种器械及物品,还要熟练进行标记、注射、切开、剥离、止血等操作。

40.png

年轻时候的刘华琳

  看到一切井然有序,每个护理人员都可以独当一面,消化内镜中心前护士长刘华琳倍感欣慰:“虽然我已经离开这个团队了,但这是我工作生涯中最骄傲最自豪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带出的每一个队伍团结友爱,每个护理人员都技术过硬。”

41.jpg

刘华琳

  2009年,刘华琳来到内镜中心担任护士长。不同于一般的手术,消化内镜中心的所有操作都是依靠仪器在人体内进行的,所有的器械都在护士的手中操作,这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极高,既要懂得准备物品、调试仪器,又要预见性地知道医生下一步操作是什么,不需要医生开口就能将器械递到医生手中,是医生的“另一只手、另一只眼”。

  打铁还需自身硬,刘华琳每天6点40分到单位,所有的新技术她都是最先学会的,只有自己会了,才知道护士们哪里做得不标准。

  为了练就扎实的实操能力,内镜中心所有护士实行定期轮岗,每名护士都要进行掌握内镜中心的所有操作。定期举行业务交流会,每位护士都要进行经验分享、交流讨论。对于新技术,第一时间组织护士们利用下班时间学习操作,先由技术最过硬的护士进行操作并进行经验分享,反复进行,直到所有护士都掌握了这项技术。

  在刘华琳看来,带好团队既是本职所在,更是精神传承。“我在省立医院工作41年,担任护士长29年,教的是本领,更是爱岗、敬业、慎独、奉献的职业精神,希望他们不要忘记并要将这份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是告别,亦是开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即使有许多期待和不舍,这一天也会悄然而至。

42.jpg

  郭静和刘华琳在6月就要退休了。退休后,她们都将回归家庭享受天伦之乐。“我们现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但是确定要退休了,心情还是很放松的,退休后可能会先去旅游,好好享受下新的生活。”郭静说。

  “我是一位好护士,但不一定是称职的好妈妈、好女儿、好妻子。退休后,要好好照顾下家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刘华琳说。

  赵健和左玲要在今年年底退休,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生活还没有明确的打算,但也有一些期待。

  赵健希望自己退休后还可以发挥余热。“工作40年,我们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我可以胜任病情监测、药物管理、疫病预防和基本生活照顾等很多方面的工作。现在,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长,退休后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健康指导。”

  人生不只有工作,还有诗和远方。退休是告别,亦是新生活的开始。